史前海怪泰雷爾鄧氏魚Dunkleosteus terrelli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矮更壯
作者:吉安市 来源:東麗區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11-02 12:15:59 评论数:

圖片顯示了Dunkleosteus與人類相比的相對大小——在新的計算之前和之後。Credit: Russell Engelman/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b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大約3.6億年前,在現在的克利夫蘭市上方的亞熱帶淺水區,一種被認為長達30英尺的全身披甲的魚統治著海洋。
泰雷爾鄧氏魚Dunkleosteus terrelli是地球上第一個脊椎動物“超級繁殖者”,生活在魚類時代(泥盆紀)——當時北美接近現在裏約熱內盧的緯度。
但是,自從1867年在伊利湖岸邊發現史前大魚的化石遺骸以來,在近150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可能對鄧氏魚的大小和類似鯊魚的形狀做出了一些不正確的假設。
在本月發表的研究中,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提出,這種史前食肉動物的長度可能被大大誇大了——它要短得多,也更粗壯。
克利夫蘭吉祥物和俄亥俄州頂級化石魚
“Dunkleosteus已經是一種奇怪的魚,但事實證明,舊的尺寸估計導致我們忽略了許多使這種魚更加奇怪的特征,如非常像金槍魚的軀幹,”凱斯西儲生物學博士生拉塞爾·恩格爾曼說,他是2月份發表在《多樣性》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一些同事在看到我的研究後,稱之為‘矮胖扣籃’或‘矮胖的石頭’。”
恩格爾曼說,他認識到縮小標誌性的鄧氏魚可能不是什麽好消息,因為這種大魚“基本上是克利夫蘭古生物學的吉祥物。”(這個物種甚至有了幾年的Twitter賬戶)。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克利夫蘭人,他說自己最初也有類似的感受。
大多數關於鄧氏魚的研究都是基於克利夫蘭自然曆史博物館的標本,該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最大和最高質量的鄧氏魚遺骸收藏。它的名字是為了紀念發現這一物種化石的前博物館館長(大衛·鄧克爾)和當地企業主(傑伊·特雷爾)。
鄧氏魚是一種本土的標誌,以至於在2020年,俄亥俄州大會宣布鄧氏魚為該州的化石魚。
恩格爾曼說,即便如此,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對這種魚的研究很少。
“沒有可靠的尺寸估計,除了‘看看這條可怕的大魚!’之外,科學上對鄧氏魚沒什麽可說的”恩格爾曼說這些長度估計是一個例子,隻是被大家忽略了,因為人們認為這條魚已經被很好地研究過了。"
短頭,短身體
恩格爾曼說,大多數對物種長度的估計都不是基於確鑿的證據。
這是因為鄧氏魚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魚,被稱為關節魚。與現代魚類不同,像鄧氏魚這樣的節肢動物有骨質的裝甲頭,但內部骨骼由軟骨構成。這意味著隻有這些動物的頭部被保存為化石,留下了大小和形狀的謎團。
這項新的研究提議根據24英寸長的頭部減去吻部來估計長度——這被認為是一種在活著的魚類和從完整骨骼中已知的鄧氏魚的較小親戚中一致的測量方法。
“這項研究背後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一個簡單的觀察,”恩格爾曼說。"短的魚一般有短的頭,長的魚一般有長的頭."
基於這種方法,恩格爾曼得出結論,鄧氏魚隻有11到13英尺長——比之前任何研究人員提出的都要短得多。
深海的毀滅之球
恩格爾曼說:“鄧氏魚經常被認為是鯊魚的體型而被重建。”
但是更短的身體和防彈衣的形狀也意味著鄧氏魚可能更胖。
恩格爾曼說:“一條11英尺長的鄧氏魚和一條15英尺長的大白鯊的重量基本相同。”“這些東西建造得像破壞球。鄧氏魚的新比例可能看起來很傻,直到你意識到它的體形和金槍魚一樣……嘴巴是大白鯊的兩倍大。
這些新的大小估計也有助於將鄧氏魚放在更廣闊的科學背景中。Dunkleosteus是一個更大的進化故事的一部分,在這個故事中,脊椎動物從小小的、不起眼的底層居民進化成巨大的巨人。
恩格爾曼說:“盡管鄧氏魚體型的縮小可能令人失望,但它可能仍然是當時地球上最大的動物。這些新的估計使得對鄧氏魚進行多種類型的分析成為可能,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這是不得不吞下的苦果,所以現在我們可以開始有趣的事情了。”
CWRU起源科學研究所副主任帕特裏夏·普林斯豪斯說,看到這項新工作令人興奮。
普林斯豪斯說:“對傳說中的鄧氏魚‘海怪’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古生物學領域,即使是著名物種,仍有許多全新的突破等待著我們去發現。”。該多學科研究所發起並開展了與起源相關的科學研究,並促進了恩格爾曼和其他學生的工作。
恩格爾曼在導師達林·克羅夫特的指導下進行了他的研究,達林·克羅夫特是凱斯西儲醫學院的解剖學教授,也是文理學院生物學專業學生的顧問。
